|
|
|
|
|
 |
|
|
聯系人:黃先生
手機:13532558863
15322994613
Q Q: 1368939243
地址:東莞塘廈林村工業區 |
|
|
|
|
|
|
新聞詳情 |
首頁 - 建筑地下滲漏問題突出保障建筑安全 - 新聞中心 |
|
建筑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。建筑地下滲漏,與屋面、衛生間等部位滲漏在危害上有著本質區別,其并非僅僅是影響居住舒適度,更反映出建筑地下結構存在質量安全問題,即“先天缺陷”。若這種“先天缺陷”沒有得以有效解決,地下有害介質就會借助于水的滲入,侵蝕地下結構,引發鋼筋銹脹,從而破壞混凝土結構,對結構工程產生“后天傷害”,并最終成為建筑安全軟肋。如此,既縮短了建筑的壽命,又加大了房屋的危險性,為社會安全埋下隱患。與此同時也暴露出的地下滲漏問題也與日俱增,“三高”問題越發凸顯:防水材料生產和施工技術水平高,建筑地下防水驗收合格率高,建筑地下的滲漏率高。特別是近幾年,越來越多的城市大力開發地鐵、停車場、商城、隧道等地下空間,加速了地下泥沙的流失和地下空間的滲漏,導致地面塌陷、建筑坍塌現象頻頻發生。
另一方面,防水是建筑業最底層、最末端的一環,處在被忽視、漠視的邊緣。《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》明確要求:建筑地下防水主要分為兩部分,一是結構主體防水,二是細部構造防水。在實際防水工程中,結構防水“悄然隱身”,附著在結構外面的其他防水層卻“喧賓奪主”,成了建筑地下防水的主體部分。然而大量應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“防水層”,其材料壽命最多不過20年,在工程應用中的實際壽命則更短。目前,建筑地下防水工程保修期僅5年,與建筑結構壽命不匹配的矛盾十分突出。與此同時,更為突出的問題在于現有體系下,業內將蜂窩、麻面、裂縫、滲漏等均視為建筑通病,交由下一道工序去解決,而諸如“狗洞”等結構質量問題,在現有的驗收制度中,又缺乏發現的力度。隨著時間流逝,在地下滲漏水的長期浸泡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下,建筑質量通病逐步演變成結構質量問題,而結構質量問題將為未來的建筑埋下重大的安全隱患。
地下滲漏是建筑工程問題,更是重大的社會問題。因此,不僅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努力,還需要借助更廣泛的社會力量,充分發揮廣大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和影響力。當前的地下結構質量,關系的是未來建筑安全。萬丈高樓始于壘土,應未雨綢繆,防患于未然,而不能姑息“鴕鳥政策”,藏患于未來。只有從意識和行動上重視地下防水工程,才能真正有效解決建筑地下滲漏問題。
發布時間:2022/5/21 |
|
|
|